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小说资讯 > 君臣那些事全文阅读,君臣那些事朱元璋 秦始皇无弹窗

君臣那些事全文阅读,君臣那些事朱元璋 秦始皇无弹窗

时间:2024-05-07 09:54:10

精彩试读:他知道,即便是皇上,也不能违反国法。皇上是皇上,江山社稷是江山社稷,要是江山社稷不牢固了,哪有皇帝?唐末五代时期,晋王李存勖要张承业把国库里的钱拿点出来给他用用,张承业解下腰带给他,说国库的钱就是不能动。正直的人,心中有国家,何惧之有?六年后,康熙亲政,他把这件事忘了,可陈廷敬却仍然记得,几次请辞。康熙说,那时我还小不懂事,你做的对!

新书推荐,《君臣那些事》是最新写的一本其它类小说,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是朱元璋 秦始皇,内容主要讲述: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一部记载君臣活动的历史,我们了解历史,从君臣之间的活动展开,会了解中国历史各个朝代兴衰的演变过程。本书写在浩瀚的历史事件中,花了一点精力,动了一点脑筋,选取了近一百五十个君臣之间发生的故事,这些历史故事记载了君臣相处的过程和结果,给人一点启示。

君臣那些事小说二十三免费阅读

【二十三】

真正的忠臣

历史呼唤忠臣,哪怕秦始皇也不例外。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忠臣,他们才是国家的栋梁,他们文人可歌可颂的人物。

1.鲁哀公和曾子

曾子杀猪的故事耳熟能详,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。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有很多学生家里都非常困难,比如颜回二十几岁就去世了,他家里安葬的费用都没有,孔子卖了自己的车资助才下葬。比如伯牛生病了,家里没钱给他看病,孔子去看望他,也只能眼看着他在病中煎熬。曾子家也很穷,穿着非常破旧的衣服。鲁哀公听说后,派人去跟他说,要送他一块土地。送他土地,他就可出租,吃租钱,不用再这样辛苦耕种地了。曾子当时就拒绝了国君的好意,来人便回了。国君说,你再跑一趟,叫他务必接受我的心意。来人说,先生不是向国君讨要,是国君自愿送给你的,有什么好拒绝的呢?曾子说,我知道,拿别人的手短,吃别人的嘴软,让人看不起。再说,给我的人,心里不免有骄气,哪怕国君没有骄气,我内心还是有顾虑的,最终没有用接受国君的恩赐。孔子知道后说,曾子这样说,足以能保全读书人的节操了。

2.鲁昭公和公子家

公子家是鲁国的大臣。鲁定公元年夏天,叔孙成子到晋国的乾侯,把鲁昭公的灵柩接回鲁国。季孙对叔孙说,公子家多次给我提醒,才使我做事情顺利。因此,我想安排他在朝廷上做点事情,封他一个官什么的。你一定不同意的,希望你能有个态度。季孙氏是鲁国的实权派,国君只是他的傀儡。

公子家不去见叔孙,还为此伤心了好几次。叔孙请求见他,他推辞不愿意相见。他说,我不能见他,是因为我跟着先君出奔的。而先君昭公死在外面,就是这个原因,我不会见叔孙的。看看,他对鲁国“三桓”作恶多端,迫害国君,祸国殃民深恶痛绝。有骨气的人就是不吃嗟来之食。

叔孙知道公子家对他意见很大,以为是一种误会。他派人告诉公子家,是公衍和公为使大家不能忠君事国。要是公子宋当鲁国的国君,那是大家所希望的。凡是跟着先君出奔的臣子,可以让他们回国,你说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。你们没有后代,季孙愿意跟你一起从政。这本来就是季氏的愿望,我只好说明了。你看,最坏的季孙氏不出来说话,他是不好意思了。

公子家说,要是新立国君,本来就有卿和士大夫守着社稷啊,我不敢有别的奢望。要说跟着先君出逃的人,对于那些被迫的人可以让他们回鲁国生活吧。要是真正跟着先君的人,就看情况了。像我只知道跟先君出奔,而没有陪先君回国,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。言下之意要是当季孙氏的官,跟他们一起做事情,就对不起先君。

公子家有这一分忠心,让客死他乡的鲁昭公九泉之下得安宁,也让季孙叔孙这些人脸红!

什么人才算君子?一生忠诚,一身正气,让那么些见利忘义的小人汗颜的人,让人内心佩服的人才称得上是君子,公子家算上一个。

3.鲁君和茅夷鸿

有的人在国家危亡之际,袖手旁观,有的哀声叹气,有的也许还幸灾乐祸。有人认为国家兴忘,是君王的事情,有人认为匹夫有责。这里讲到的人叫茅夷鸿,是邾国的一位百姓。邾国本来就是一个咪咪大的诸侯国,受到别国的攻击是家常便饭。就在国家危亡时刻,茅夷鸿带着自己的钱物,不远千里,只身到吴国向人家求救。

这件事情发生在鲁哀公七年春天,鲁国伐邾国,到了邾国的城门,已经可以听到钟声了。邾国大夫劝谏邾王,要好好防守,国君不听他们的劝解。茅夷鸿请求邾王向吴国求救,邾王也不理睬他。邾王说鲁军击柝,邾国人都听见,国家到了非常危急时刻了,可是我们友好吴国离开我们二千多里路。就是他们同意来救我们,也要三个多月时间,怎么来得及帮助我们解围呢?何况我们自己还不能抵抗鲁国吗?

茅夷鸿生气地把茅投向鲁国人,去想别的办法了。鲁师很快侵入邾国,占领了公宫,邾国国君被俘虏,鲁国的军队日夜劫掠,百姓被闹得鸡犬不宁。

论常理,国家是国君的,兴亡都由他吧。况且国君自己都无所谓,不积极备战迎敌。可是,茅夷鸿觉得国君不管,他不能不管。他想尽办法,带着布匹和车辆,只身请救于吴。

他不远千里,爬山涉水,历经艰险,来到南方。他对吴国国君说,鲁国趁晋国国力弱,加上离开你们吴国远,仗着人多势众,背弃我们国君的盟约,欺负我们小国家。他说:“邾非敢自爱也,惧君威之不立。”这话之意便是:我远道而来跟你说这事情,不是我们邾国人怕死,而是担心影响你们吴国的威信。你们的威信要是不高,那是我们小国家所担心的。要是你们不能按过去我们之间的盟约做事,那么四方诸侯怎么会跟你呢?况且鲁国给你八百两车子,那是你敌国的啊。

他说的有道理,吴国当时就想当霸主。当霸主也得有人支持,株国虽小,但也算一票。如今他们有难,不去帮助他们,诸侯国之间一定有人说自己不讲义气。而且株国已经来人,带来一项大礼,六百辆车。吴国国君的工作终于被做通了。

后来吴国出兵攻打鲁国,鲁国哪里是吴国的对手?

4.康熙和张廷玉

要是看过《康熙大帝》这一部电视剧或是看过《康熙王朝》这一部书,有一个人你非常熟悉,他就是陈廷敬。山西自古出宰相,他是山西晋阳人。在清朝前期为官几十年,经历了顺治、康熙、雍正直到乾隆皇帝,做了三朝大臣,荣耀之至。他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,但人还是非常正直刚强的。最后功成身退,虽是病逝在任上,也算是功德圆满。他除了没有做过兵部尚书,礼、工、户、吏、刑都做过尚书,在中国历史,绝无仅有。

康熙在位六十一年,陈廷敬从政五十三年间,历经二十八次升迁,一直做到文源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。清朝不设宰相,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了。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,成为康熙朝的一代重臣。

先说他在管理国库钱粮方面跟康熙皇帝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冲突。康熙帝八岁的时候,陈廷敬任户部尚书,主管钱物。有一天,康熙歪着脑袋对陈廷敬说,陈老官,借给我一些钱吧。陈廷敬问,万岁,你要钱干什么?康熙说,随便玩吧。陈廷敬说,万岁要钱花,等我领了俸禄借给你。康熙哼一声说,你的俸禄能有几个钱,我要国库的,有个三万,五万,才能痛痛快快的玩几天。陈廷敬说,朝廷有规定,国库的银子谁也不能挪用。万岁,为臣不敢借给你啊!康熙生气了,那你走!陈廷敬说,臣遵旨!他退了几步扭过头来正要走,听见康熙说,什么不能挪用,明明是觉得我没有亲政,看不起我。等我亲政以后砍你的脑袋!陈廷敬不敢说话,快快退下。

他知道,即便是皇上,也不能违反国法。皇上是皇上,江山社稷是江山社稷,要是江山社稷不牢固了,哪有皇帝?唐末五代时期,晋王李存勖要张承业把国库里的钱拿点出来给他用用,张承业解下腰带给他,说国库的钱就是不能动。正直的人,心中有国家,何惧之有?

六年后,康熙亲政,他把这件事忘了,可陈廷敬却仍然记得,几次请辞。康熙说,那时我还小不懂事,你做的对!

好在康熙是一位英明的皇帝,张廷敬没有受到委屈。

他推荐人才上便可知是正直的人。圣祖在乾清门召见政府九个部门的大臣,让他们荐举廉洁的官吏,众大臣各有荐举,应答还没有结束,圣祖特地问陈廷敬。陈廷敬回奏,知县陆陇其,邵嗣尧都是清官,虽然治理的状况不同,他们的廉洁都是一样的。于是这两个人都升为御史。当初陈廷敬屡次称赞这两个人,有人对他说这两个人廉洁而且刚强,刚强容易招祸,而且会有很多怨恨的人,恐怕要累及您。陈廷敬说,果真德才兼备,即使招祸,被人怨恨有什么妨碍?张廷敬心中有朝廷,推荐人才不是为私利,他不怕被人嫉恨,甚至引火烧身。

再看看他在惩治贪污方面是如何做的。当时清廷内不少官员贪污受贿,腐化之风十分严重,他深切痛恨。他于二十四年正月向朝廷上疏:贪廉这两方面,是做一个合格官员的关键。然而奢俭这两者,又是造成贪廉的根由。要使官员清廉,就先要使他们养成节俭的品质。古时候,从衣冠、车马到服饰器用,办理婚丧大事,都要‘贱不得俞贵,小不得加大。现在由于奢侈之风未除,以至贫穷的人办事节俭反受讥笑,富有的人铺张而无人反对,使得大家竞相奢侈,成为一种风气。于是,贪污求利,触犯法律的事就跟着多起来,而且日趋严重。他一针见血地指出,好尚嗜欲是一个人的本质,犹水失堤防而莫知所止。

康熙帝接到陈廷敬的上疏,表示赞同,并指出,今后“务须返朴还淳,格循法制,以副朕敦本务实,崇尚书俭至意”。

君臣那些事

君臣那些事

类型:其它 状态:已完结

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一部记载君臣活动的历史,我们了解历史,从君臣之间的活动展开,会了解中国历史各个朝代兴衰的演变过程。本书写在浩瀚的历史事件中,花了一点精力,动了一点脑筋,选取了近一百五十个君臣之间发生的故事,这些历史故事记载了君臣相处的过程和结果,给人一点启示。

小说详情